——西安国际港务去陆港第七小学“走进体育历史·弘扬奥运精神”校外体育研学活动
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10月19日 上午,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七小学组织二三年级各班学生代表与家长代表,共同走进陕西省体育博物馆与陕西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荣誉室,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与趣味的“体育探索之旅”。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运动价值,更通过追溯体育历史,让学生和家长读懂体育背后的精神力量,汲取生活与学习的奋进动力。
首先在陕西体育博物馆讲解员宋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与家长循着历史脉络,在文物与故事中开启了跨越千年的体育文化探寻。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通史性体育博物馆,这里的1939件藏品完整呈现了陕西体育的发展轨迹。
古代体育篇章:文明印记里的运动智慧
宋老师指着展柜中的文物,缓缓拉开古代体育的画卷:“大家看这组唐代的彩绘打马球俑和大明宫球场奠基石,它们见证了‘击鞠'这项贵族运动在盛唐的鼎盛景象——当 时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文人武士,都痴迷于这项骑在马上挥杖击球的运动。”她又指向一旁的汉代蹴鞠复原模型:“比唐代更早的汉代,蹴鞠就已流行,那时它不仅是娱乐,还被用于军事训练,堪称足球的前身。”“再看这些有趣的展品”宋老师继续说道,“这两个唐代石锁是古人的‘健身器材’,能锻炼力量。还有起源于楚国军事技能的‘钩强’,后来演变成大家熟悉的拔河,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孩子们盯着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仿佛看到了古人运动的鲜活场景。
近代体育篇章:中西交融中的萌芽成长
走到近代展区,宋老师结合图文展板讲解:“清末民初,随着西方体育传入,陕西的体育面貌开始改变。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西安的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体操课,田径、篮球等项目走进校园。”她指着一张老照片:“这是1915年陕西学生参加全国运动会的留影,虽然当时器材简陋、训练条件有限,但标志着陕西体育开始与全国接轨。”“这一时期的体育还有着特殊意义,”宋老师补充道,“在民族危难之际,学校通过体育锻炼强健学生体魄,培育强身救国的信念,体育逐渐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
红色体育篇章:延安精神中的体育力量
红色体育展区的展品格外引人瞩目,宋老师的讲解也多了几分庄重:“革命战争时期,延安成为红色体育的摇篮,这里的体 育活动既是战斗间隙的调剂,更是凝聚力 量的法宝。”她指向墙上的珍贵照片:“这是毛泽东主席打乒乓球、朱德总司令打排球的照片,连周恩来副主席也经常做棒操 锻炼身体。”“最著名的要数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宋老师动情地说,“1942年的这场运动会,项目既有田径、篮球等常规赛事,还有爬障碍、投手榴弹等军事项目,贺龙司令员亲自组织,战士们在赛场上展现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这些红色体育传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家长们纷纷驻足凝视,向孩子们讲述革命的故事。
现代与奥运辉煌篇章:拼搏铸就的荣耀时刻
在“奥运精神”展区,灯光聚焦在一个个奖杯与奖牌上,宋老师的声音满是自豪:“新中国成立后,陕西体育迎来爆发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陕西运动员首次亮相奥运赛场;2000年悉尼奥运会,田亮凭借完美一跳夺得跳水金牌,成为‘跳水王子’。还有更多让我们骄傲的名字”,她继续说道,“射击运动员郭文珺在北京和伦敦奥运 会上两夺金牌,伦敦奥运最后一枪的逆风翻盘至今让人热血沸腾;跳水名将秦凯拿下两届奥运双人3米板金牌,用坚持诠释了体育精神;东京奥运会上,王峥在链球项目夺得银牌,实现了陕西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默默将“坚持与拼搏”的种子埋在心底。
进入陕西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荣誉室,琳琅满目的奖杯、老照片和训练装备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游泳管理中心主任指着一组黑白照片:“大家看,当时的训练池是露天的,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烈日炎炎,运动员们踩着简易跳板训练,连专业泳衣都很稀缺。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第一代游泳人创下了多个西北赛区好成绩,为陕西游泳打下了根基。”在“明星运动员”展区,田亮、秦凯、杨昊等冠军的比赛服、奖牌整齐陈列。“田亮10岁进入陕西省队,每天要在水里泡8个小时,磨破的泳帽能堆成小山;秦凯为了纠正动作,经常在跳台上反复练习站位,膝盖上满是淤青。”这些真实的事例让孩子们真切 感受到“冠军不是天生的”。当播放田亮,秦凯等陕西跳水选手为国夺冠的视频时,现场响起了自发的掌声。
为检验参观收获,老师们精心设计了知识竞猜环节。一道道题目紧扣展区内容,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一时想不起来的就悄悄和家长商议,亲子携手“闯关”的画面格外温馨。竞猜结束后,教导处刘娟主任与二三年级组长张瑜、王紫薇老师为“知识小达人”颁发奖状。接过奖状的孩子满脸自豪,家长们忙着拍照留念,这份荣誉成为他们体育探索之旅的珍贵纪念。
心声传递:采访里的收获与期待
活动结束后,部分家长、学生、教师代表接受了采访。
家长代表说:“原本以为体育只是锻炼身体,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历史和故事,延安体育精神和奥运健儿的拼搏故事,不仅教育了孩子,也打动了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参加本次活动非常开心”
学生代表兴奋地说:“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体育故事和我国独有的体育运动。还有以后我要向运动员哥哥姐姐学习,做事要坚持到底不畏艰难的精神”。
班主任教师代表:“作为班主任,我认为不仅要抓好文化课学习,对孩子身心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样重要。体育精神中的坚持、拼搏、团结,对学生品格养成有很大帮助。”
学校体育教师代表:“此次带领学生参观体育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我们希望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全面了解中国五千年体育文化及现代体育发展,感受‘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从而深刻领会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
讲解员代表:宋老师,“作为陕西体育博物馆工作者,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家校社协同是非常好的模式,能够体现我们的工作价值。通过我们的讲解,让更多青少年了解陕西的历史、中国体育文化的历史,传承这种文化和精神,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活动落幕:收获满满,共赴成长之约
半天的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幕,返程路上,孩子们仍在热烈讨论着打马球俑、奥运冠军的故事。这场家校社联动的探索之旅,让孩子们走出课堂,既触摸了体育的 历史温度,又读懂了体育精神的内核—— 正如那些跨越千年的运动传统,拼搏与坚持的力量,终将陪伴他们健康成长。未来,学校将继续联合社会资源,带来更多精彩的实践活动,让体育精神生根发芽。(通讯员:陈郭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