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阴县第二幼儿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是孩子们眼中会变“魔法”的班主任,是同事心中靠谱的教研伙伴,是家长信赖的教育同盟。她就是现在的小一班班主任、小班年级组教研组长李双钰,一位用爱与专业守护幼儿成长,用创新与担当推动团队进步的幼教工作者。
“教育是唤醒与点燃”,这是李双钰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当时大三班38名性格各异的孩子,她坚持“读懂每个孩子”——通过每日观察记录、个性化成长档案,精准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与发展需求。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敢说话,她设计“小小播报员”“故事接龙”活动,温柔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动手能力强的孩子爱探索,她创设“科学小实验室”“创意建构区”,让他们在操作中释放创造力。在她的课堂上,学习从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体验。
这一学年,她围绕“中国文化”探索创新,设计的《向“筷”乐出发》系列活动,让孩子通过探索、实践了解筷子里的传统文化,还巧妙融合了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知识。这一课例不仅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更在市级“教学课堂改革”评比中斩获二等奖。家长们常说:“孩子每天盼着上幼儿园,回家总念叨李老师的‘魔法课堂’,这就是我们最欣慰的事。”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作为年级组教研组长,李双钰始终践行着这句话。面对“幼小衔接”这一教育难点,她牵头带领8名组员开展“生活化衔接”课题研究:分析幼儿入学适应痛点,设计“时间小主人”“整理小能手”等12个实践活动;联合小学教师开展“幼小手牵手”教研,编制《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实践指南》,最终形成园本幼小衔接课程资源包,为孩子顺利过渡搭建“桥梁”。
为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她推动建立“每周一研、每月一课、每学期一赛”机制:组织组员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集体备课磨课;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带领大家外出观摩学习。在她的带动下,大班年级组形成了“互学、共研、同进步”的浓厚氛围,每个人都在教研中收获成长。
“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家校合奏”,李双钰深知家校协同的重要性。为构建信任、包容的家校关系,她坚持“三勤”:勤沟通,每日在微信群分享幼儿动态,每周与2-3名家长深度交流;勤倾听,设立“家长信箱”收集建议,用心组织每一次家长会;勤联动,策划“家长助教日”“亲子运动会”,让家长走进幼儿园,感受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正是这份真诚与用心,让班级家长满意度逐年提升,也让教育的力量在家园携手间不断放大。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守护孩子成长的同时,李双钰从没有停下自我提升的脚步。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儿童心理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写下满满一本本读书笔记;积极参与县级、市级教研活动,在汉阴县协作区“教学能手”评比中获评“教学能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4年4月,她的作品《怎么带你去旅行》获汉阴县微课评比二等奖;5月获安康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7月,《大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自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获安康市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2025年,活动《过新年》获安康市微课大赛三等奖,还在县级教师书写大赛中获奖。此外,她还获评园级“年度优秀教师”,年度考核“优秀”,更收到家长赠送的“爱心育幼苗,真情暖人心”等三面锦旗——每一份荣誉,都是对她工作最珍贵的肯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李双钰的教育初心。在幼教这片平凡的土地上,她用爱心浇灌幼苗,用专业照亮成长,用担当温暖同行。未来,她将继续带着这份赤诚,在幼教路上深耕细作,为孩子的幸福童年、为县域幼教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光与热。
(通讯员: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