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焕古镇九年制学校 刘成军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成败。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这一论断直指核心,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深层逻辑。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使命任务艰巨繁重,唯有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才能凝聚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跨越险阻、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常”字打底,让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习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常态化机制。通过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常态化警示教育筑牢防线、精细化日常监督防微杜渐,让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从小事小节抓起,从具体事务入手,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入脑入心,使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准”字发力,让作风建设聚焦问题、精准施治。 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要聚焦“四风”突出问题,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敢于动真碰硬、不回避遮掩。对细微苗头及时预警,以“小题大做”的态度抓早抓小,让党员干部行有标尺、做有规范。更要拿出切实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以“实”字落脚,让作风建设贴近群众、彰显实效。 作风问题往往藏在细微处,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听取意见建议,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足“绣花功夫”,用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体现作风改进成效。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风气之变,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总而言之,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唯有以“常”抓的韧劲、“准”抓的巧劲、“实”抓的干劲,方能久久为功,从而聚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