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 王宗涛
9月10日,教师节如约而至。清晨,晨光轻洒进教室,早读铃还未响起,我站在讲台前准备辅导作业,一群小身影便簇拥而来。“老师节日快乐!”稚嫩的声音里,各式礼物递到我眼前:缠着毛线、缀着小花的笔筒,橙色毛线织就如阳光般灿烂的向日葵,精心包装的玫瑰、蓝粉纸花,还有带着温馨文字的贺卡、造型可爱的小物件。每一样都满是孩子的用心,承载着对老师的敬爱与节日祝福。
我的心瞬间被柔化了,早把前天反复叮嘱他们“‘不要乱花钱,用心学习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恩”的话,抛到了脑后这些孩子中,有上课总爱摆弄钢笔的刘博文,有上周因拖欠作业被我批评的李子涵,有总在课堂上突然插嘴的陈明轩。从前面对他们的调皮,我常忍不住皱起眉头,甚至刻意板起脸去强调纪律。可此刻看着他们仰起的脸蛋,满是期待我收下礼物的神情,才忽然发觉,那些被我归为“调皮”的瞬间,藏着的全是未经雕琢的纯真。他们或许记不住课堂上的知识点,却牢牢记得老师的节日;或许不懂复杂的感恩道理,却用最笨拙的方式,把“喜欢老师”藏进了亲手做的礼物里。
收下礼物时,身为人师的幸福感瞬时涌上心头,却也闪过一丝顾虑:“拿人手短”,往后再管这些“熊孩子”,会不会心软?可当我接过李子涵递来的花束,对她说“要是下次你能把作业写完整、按时交,老师会更开心”时,看见她眼里亮了一下,用力点了点头。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孩子的礼物从不是“交换”,而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们相信老师会喜欢自己的心意,也愿意为了这份喜欢,试着变得更好。
后来,我把孩子们的礼物一一摆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贺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写满了对老师真诚的祝福;玫瑰的花瓣有些松散,却散发着沁人的香味。每当批改作业累了,抬头看见这些“小惊喜”,就会想起讲台前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小脸。原来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管教,而是在这些温暖的瞬间里,我们与孩子互相照亮:他们用童心教会我,要看见调皮背后的善良;我则用耐心引导他们,把这份心意,变成成长的动力。
教育的温度,从来不在轰轰烈烈的成就里,而在这样的小事里——是孩子递来礼物时的雀跃,是我们接过心意时的柔软,是在“教”与“学”的间隙里,读懂每一颗渴望被肯定的童心。往后的日子里,我想带着这些“小惊喜”继续前行,用更温柔的目光看待他们的小调皮,用更坚定的耐心陪伴他们成长。因为我知道,当孩子感受到被喜欢、被接纳,他们才会真正愿意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慢慢长大。
(出于保护孩子隐私需要,文中皆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