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文苑 > 正文

“冷板凳”铸就“热担当”

[2025-05-15 17:38:39] 来源: 编辑:沐沐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在时代的浪潮中,党员干部需以“冷板凳”精神为指引,在寂寞中沉淀,于清贫中坚守。唯有如此,方能筑牢信仰根基,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坚强力量。

紫阳县焕古镇九年制学校  刘成军

  在时代的浪潮中,党员干部需以“冷板凳”精神为指引,在寂寞中沉淀,于清贫中坚守。唯有如此,方能筑牢信仰根基,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坚强力量。

  “冷板凳”是修炼初心的“热道场”。基层工作看似平淡,实则是锤炼心性的熔炉。法医学家吴梅筠扎根实验室近70年,将“冷板凳”坐成科研高地;青海干部朱治国22年走遍全省4149个村庄,用脚步丈量初心,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引路“明灯”。他们用行动证明,甘于坐“冷板凳”、下“笨功夫”,才能在平凡中书写非凡。

  “冷板凳”是坚守底线的“试金石”。清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清代陈廷敬家族六代清廉,印证“淡泊明志”的智慧;孔繁森资助孤儿、焦裕禄补丁满身,用清贫诠释党员干部“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历史与现实警示我们,一旦被名利蒙蔽,终将误入歧途。

  “冷板凳”是锻造本领的“大熔炉”。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研制核潜艇,屠呦呦历经190次失败终获突破。基层干部更应将“冷板凳”作为“磨刀石“,摒弃急功近利,在“冷门”岗位中破局突围,让“冷岗位”迸发“热效益”。

  新时代需要更多“冷板凳”上的耕耘者,以寂寞滋养初心,以清贫守护底线,以坚守锤炼本领,将“冷板凳”转化为“热担当”,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