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眉县第五小学以“缤纷教育·幸福红”党建品牌为引领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实践案例

[2025-09-12 09:32:2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眉县第五小学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缤纷教育·幸福红”党建品牌为引领,构建“课程浸润+实践体验+文化涵养+家校协同”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通过红色基因传承、多元课程融合、五育并举实践,探索思政教育生活化、场景化、长效化路径,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背景与理念

  眉县第五小学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缤纷教育·幸福红”党建品牌为引领,构建“课程浸润+实践体验+文化涵养+家校协同”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通过红色基因传承、多元课程融合、五育并举实践,探索思政教育生活化、场景化、长效化路径,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主要做法

  (一)课程融合:筑牢思政教育主阵地

  (1)思政课程创新:学校思政课教师团队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诚信、友善等品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课程思政渗透:学校引导各学科教师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数学课堂上,融入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科学课中,引导学生树立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行走课堂:拓展思政教育新空间

  学校积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在扶眉战役纪念馆,学生们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参观眉县博物馆、张载祠,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感受关学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走进农夫山泉工厂,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创新意识。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互动体验,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实现思政教育从课堂到社会的延伸。

  (三)光影启智:以榜样力量浸润心灵

  党支部校开展“缤纷光影启智”活动,党员教师精心筛选推荐红色、励志电影,如《高山下的花环》、《树上有个好地方》、《背起爸爸上学》等,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党员教师在观影前会结合电影内容,为学生讲述背后的真实故事和蕴含的思政元素。观影结束后,通过主题班会、撰写观后感、开展影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影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在光影艺术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文化浸润:营造浓厚思政育人氛围

  (1)六一文艺汇演:近年来,学校将六一文艺汇演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围绕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编排节目。学生们通过歌舞、朗诵、情景剧等形式,生动展现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历史剧表演,让学生深刻了解党的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歌舞表演,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营造了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


  (2)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精心打造“立心园”文化长廊、教学楼走廊悬挂名人名言、班级内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观都能育人。班级文化建设,由学生自主设计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文化角,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五)劳动育人:在实践中锤炼品德

  学校开辟“缤纷农场”,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缤纷农场”实行党员教师承包制。党员教师带领学生们在农场里参与土地翻耕、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全过程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将收获的农产品进行义卖,将所得款项捐赠给班级贫困的儿童,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家校协同:凝聚思政教育合力

  学校开设“家长课堂”,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代表开展讲座和经验分享,向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思政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言传身教,通过家庭环境营造、亲子互动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还组织开展亲子红色教育活动、家庭志愿服务等,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形成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

  三、实施成效

  1.学生素养全面提升:通过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实施,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高,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良好精神风貌。

  2.教师队伍成长:课程思政的推进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们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成果,学校的“研学旅劳案例”获县级一等奖,“行走的思政课”视频在县级网络平台宣传推广,5名教师在县级思政课微课竞赛中获奖,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四、经验启示

  1.党建引领是关键:以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思政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引领,确保思政教育的正确方向。

  2.整合资源是基础: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通过课程融合、实践活动、家校协同等多种方式,拓宽思政教育渠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3.创新形式是保障: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和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眉县第五小学将继续以“缤纷教育·幸福红”党建品牌为引领,不断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撰稿:陈丽 王倩)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