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深耕教研促发展

[2025-05-14 16:19:12]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五月的校园,教研之花悄然绽放。5月10日,西安市未央区徐寨小学以“深耕细研,赋能成长”为核心,开展了数学、语文、综合学科组教研活动。各学科组围绕期末复习创新、教学策略优化、学科融合实践等主题深入研讨,既有理性的思维碰撞,也有灵动的创意迸发,为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筑牢基石。

——未央区徐寨小学多学科教研活动聚焦“高效备考·素养提升”

  五月的校园,教研之花悄然绽放。5月10日,西安市未央区徐寨小学以“深耕细研,赋能成长”为核心,开展了数学、语文、综合学科组教研活动。各学科组围绕期末复习创新、教学策略优化、学科融合实践等主题深入研讨,既有理性的思维碰撞,也有灵动的创意迸发,为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筑牢基石。

数学组:以“新”破局,让复习课成为思维生长的“沃土”

  期末复习如何跳出“机械刷题”的窠臼?数学组以“‘复’之有道,‘习’之高效”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复习创新”的深度对话。

  教研会上,老师们达成共识:复习的“创新”,首先是观念的革新。在“双减”背景下,复习课不能止步于知识的重复梳理,更要成为学生思维进阶的“练兵场”。“复习课要‘既往开来’,既要‘回头看’查漏补缺,更要‘向前看’拓展边界。”数学组组长强调,复习中应渗透“大单元”理念,例如将“确定位置”与“数据统计”结合,让学生用坐标图分析数据分布,实现知识的跨维度联结。老师们还围绕“如何设计分层作业”“错题资源的二次利用”等实操问题展开讨论,让复习策略更具针对性——为基础薄弱学生设计“错题微课”,为学优生提供“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课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复习中获得成长的获得感。

语文组:分层赋能,让复习备考既有“干货”又有“温度”

  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干货满满,既有“分层复习”的硬核策略。也有“以文化人”的诗意表达。


  任云老师带来《“三阶递进”构建高效复习体系》专题分享,提出“夯实基础层——突破阅读层——提升表达层”的分层策略:在字词复习中引入“汉字文化微课”,通过字源故事、趣味字谜增强记忆;阅读教学聚焦“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的能力梯度,以《肥皂泡》《青蛙卖泥塘》等课文为例,演示如何通过“主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写作指导则结合生活场景,让学生为“校园读书节”写邀请函、为“动物朋友”设计名片,在真实任务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组:多元实践,让体音美成为素养提升的“调色板”

  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综合组以“课堂提质+实践赋能”双轮驱动,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舞台。

  体育学科已完成基础体能与田径项目教学,学生在跳绳、短跑训练中增强体质,更在“趣味运动会策划”任务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音乐课堂进入合唱与乐器演奏阶段,合唱团正紧张排练《萱草花》《稻香》等曲目,准备亮相区级艺术展演,竖笛、口琴等乐器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演奏家”;美术学科聚焦“创意表达”,低年级的黏土手工、中年级的水墨漫画、高年级的环保材料装置艺术,让校园处处洋溢着童真与创意。

以研促教,共赴教育新征程

  从数学组的“思维深耕”到语文组的“文化浸润”,从综合组的“实践赋能”到全校教研的“协同共振”,徐寨小学的这场教研活动,既是对教学经验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的前瞻性探索。在“双减”背景下,老师们用智慧与热情回答着同一个命题:如何让课堂更有深度?如何让学习更有温度?如何让成长更有广度?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奔赴,教研则是途中的灯塔。当复习课不再是知识的“重复播放”,而是思维的“二次创作”;当体音美不再是“副科”,而是素养的“调色盘”;当每一次教研都指向学生的真实成长,我们便离“美好教育”的愿景更近一步。

  徐寨小学的教师们将继续以研为舟,以教为帆,在探索高效课堂、培养全面发展的少年之路上,步履不停,初心不改。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