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是以全部的生命进入课堂的,课堂既是教育的主阵地,又是师生共同的生命之场,心灵之场,还是师生情感相随,魂牵梦萦,共同向往的地方。所以教师的尊严和职业幸福感在课堂,学生幸福成长的源泉也在课堂......”5月29日中午,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多功能厅里,全体教师正襟危坐,专心聆听着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平德《课堂是生命的喂养》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张平德校长首先分析了当前的教育现状,并从国家“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制度的出台,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系列措施的施行及最新教育政策的调整等教育顶层设计层面作了深入解读和分析,明确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新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接着,张校长结合具体案列、教师课堂教学实例和引用国学经典中的育人名言警句,强调课堂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认真研读新课标、控制好个人情绪,时刻面向学生微笑、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不断加强自我修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生命层次及专业素养等方面来实现真正的“生命喂养”。最后,他希望所有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着力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讲座着重指出,课堂作为“教师的道场”,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殿堂,放飞教育梦想的平台,培育未来希望的摇篮,教师的专业尊严在这里演绎,教师的执教尊严在这里建构,教师的人格尊严在这里诠释。只有把课上好,才是王道,也才是赢得来自学生尊严的前提;核心素养是驱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教学不是为学科而教,而是为学生的素养而教!
每学期定期举办校长讲座在高新四小已是常态。此次讲座,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见地高屋建瓴,引发受培教师深刻反思和感悟,对于教师把准新课程理念,树立科学育人观及,进一步推进学校“三个课堂”建设与运用工作,助力学生幸福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王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