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汉滨调研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

[2023-04-21 21:10:36]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4月20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范海林一行3人走进安康汉滨区考察调研,衔接第二批研究生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共话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大计。

        本网讯 4月20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范海林一行3人走进安康汉滨区考察调研,衔接第二批研究生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共话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大计。

颁发荣誉证书.jpg

颁发荣誉证书

       西北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陕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张和平,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周友伟,西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军,西北大学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燕来,安康市政府教育总督学杜宗辉、汉滨区政府副区长徐兴平等参加相关活动。第一批、第二批志愿者及服务工作的4所学校校长,汉滨区教体局相关股室干部参加座谈会。

       范海林一行到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汉滨区建民办黄沟小学、汉滨小学,实地察看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情况,察看选派的研究生志愿服务者宿舍,了解他们的支教工作、生活情况,并就下一步的支教帮扶工作与两所学校校长、市区两级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沟通交流。

教育部学位中心到汉滨区开展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jpg

教育部学位中心到汉滨区开展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

       汉滨区政府教育副总督学杨朴介绍了全区教育发展概况,汇报了学位中心前期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帮扶工作需求。五里镇四合九年制校长张力代表被帮扶学校发言,向教育部学位中心支持汉滨教育振兴表示感谢,对支教研究生的服务工作给予好评;常江介绍西北大学帮扶汉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西北大学的资源优势,在教师专业培训、中小学幼儿园协作交流、乡村规划、消费帮扶、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为汉滨区乡村振兴加力加油。

       一段支教经历,一生难以忘怀。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研三学生焦梓欣代表首批志愿服务研究生发言,“在这次支教实践中,我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真真切切传递给这些渴望学习的学生,我的心融化了,大城市生活中给我的压力在这里得到了愈疗。在这里我真切感受到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感受到乡村教育的使命与荣光,这一切让我的生命得以升华,为我今后的学习成长注入了奋进力量。”她深情地说道。

开展支教活动.jpg

开展支教活动

       范海林为首批志愿服务研究生颁发荣誉证书并讲话。他表示教育部学位中心将坚持“一协调两着力”,协调好教育部有关司局、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合力,着力推进汉滨教师菜单式培训,着力开展研究生支教志愿服务,推动对口帮扶工作更加扎实、更有机制性保障。他勉励首批首批志愿服务研究生将支教活动中的所思所悟转化为学习动力,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不忘初心使命,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认识中国,在实践中丰富经历、磨练心智、锻炼才干,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贡献研究生力量。寄语第二批志愿者同首批学生加强交流,多向学校教师请教,尽快适应新环境,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团结协作,聚焦“五育并举”,坚持以爱育人,扎实开展支教工作,为自己的青葱岁月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汉滨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钢表态,将加强与教育部学位中心、西北大学衔接协作,在服务保障、政策保障、条件保障等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齐心协力把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开展好,确保帮扶计划顺利实施、开花结果。(赵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