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向内发力 紧盯质量 “六个抓好”确保“双减”见实效

[2021-12-09 17:29:09] 来源: 编辑:周舟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周至县开展“‘双减’推进月”活动,围绕“双减”政策落实,下大力气做好教育改革与治理工作。

周至县开展“‘双减’推进月活动,围绕“双减”政策落实,下大力气做好教育改革与治理工作。一是抓好机制建设,成立县、局、校三级“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为充实“双减”专班力量,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落实专人负责“双减”工作,目前压减校外培训机构27家,压减率50%二是抓好作业管理,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主题,举办“双减”工作现场会2场,开展课后服务观摩交流会5场、推进会1场、义务段作业管理样板校观摩交流活动2场,探索“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质量新路子,切实推进校内教学减负提质增效;三是抓好成果宣传,开展了“讲好周至‘双减’故事”系列活动,建立“双减”专栏,编发简报,开展课后服务家长进校园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和支持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是抓好心理疏导,促进师生适应“双减”教育新常态,遴选19名心理教师组建巡讲团,赴全县各校(园)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目前已举办5场活动,参与师生2000余人;五是抓好落实督导,成立课后服务、作业管理督导指导小组,按照领导包片、科室包校入校督查,安排56名责任督学常态化检查,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六是抓好典型树立,评选作业管理优秀案例18个,遴选优秀作业管理样本校18个,录制“本土名师”作业管理经验分享视频237分钟,树立典型,用身边事,引领身边人,开展观摩学习培训活动,做好典型引领工作。

马召镇富饶小学校长王玲:

“双减”是惠民政策,是教育提质的有力抓手。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就是要立足课堂、深推教研、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努力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切实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创办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家门口”好学校。“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富饶小学在马召镇中心学校的指导下,立足“三个课堂”、依托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落实综合素养课程、狠抓课堂教学提质、科学实施作业管理,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本真,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马召镇富饶小学积极推行“1+X”课后服务模式,“1”即作业管理:探索实行 “353”课堂教学和“456”作业管理模式:一是在深入理解“三个课堂”的基础上,抓住“体验、实践、迁移、应用、创新”五维目标,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三元评价”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初步建立“四规划五细则六统一”作业管理体系,从课程、教学、活动、作业四个方面进行规划,细化教研与交流、统筹与协调、习惯与规范、书写与态度、批改与评价五个方面要求,做到作业管理种类、内容、次数、总量、格式、批改等六个方面的统一要求,科学分类分层,实现减负提质;“X”即综合素养提升: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开设体育艺术、劳动实践、科学探究、阅读拓展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充分发挥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育人功能,盘活教育资源,丰富育人渠道,切实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

广济初级中学校长马叔有:

“双减”政策迅速落地,使基础教育有了回归本真的载体。我们要看到农村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特的一面,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学校立足农村中学教学实际,结合地域特点,充分发掘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了“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树立“每个孩子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的学生观和深植心底的发展思路,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平台和展示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学校在落实“双减”过程中,积极探索以体育教学为突破口的课后服务体系,做到“一体引领,多技齐飞”全面推进,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一方面严格按照“一年中考,三年准备,任务分解,年年达标”的理念,充分开展第二课堂辅导活动,实现中考体育项目逐年级分化、技能达标逐年考核、项目选择个性设定,提升学生运动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了毅力品质和身体素质。同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成立了艺术类:电子琴、歌唱、绘画、书法、喜庆锣鼓;语言类:演讲、英语、朗诵、阅读、课本剧表演;体育类:象棋、魔方、篮球、足球、乒乓球等15个多彩课后服务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找到自我,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优化了学校育人模式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曲街道西街小学校长杜金凤:

教育的梦想就是能在每个孩子的脸上看到纯真、灿烂的笑容。“双减”政策的实施,给了学校重拾体艺素质教育的平台,我们深挖学校文化内涵,以见证学校发展和陪伴历届学子的梧桐树,围绕 “梧桐课程”校园核心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体验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模式探索,积极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积极培养具有良好品格、敏慧思维、健壮体格、雅趣技艺、蓬勃朝气的梧桐学子。

学校围绕 “梧桐课程”开发,形成了“梧桐花开,朵朵风采”的作业设计特色,将情感、智育、体育、艺术和实践体验教育相融合:1.童心花开: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爱校园情感。2.知识花开:通过“四减四增”实现作业优化提质,即“减少机械,增加体验”“减少统一,增加分层”“减少书写,增加阅读”“减少单科,增加融合”。3.体育花开:在“3+1+X”下的课后服务模式,统筹设计学生“体质管理”方案,开展了每周1天的体能训练和多种丰富多彩的体育特色活动。4.艺术花开:精心打造了51个特色艺术活动班,内容涵盖了科学探索、音乐感知、美术体验、传统器乐、礼仪文化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发展个性。5.实践花开:以第三课堂视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素养提升与学生的生活发生链接,与社会发生链接,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把“双减” 和“双增”在西小实实在在地落地开花。

楼观新镇小学校长王世民:

在“双减”工作中,学校和家庭担负着重要使命,校内的老师是“双减”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学校如何实现教学活动减负不减质,对教师而言,是个不简单的挑战。一方面,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更新教育理念,钻研教材教法,提升教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实践性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还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避免低效的作业施压。努力为学生搭建知行合一、锻炼能力、发展潜力的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能力发展,让更多孩子在新的教育政策下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积极推进“121”双减行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1”,即倡导“特色服务、创新作业”——改变思维,拥抱双减。“2”,即深化教师“教”和学生“学”两种途径,在教师层面力推三精,要求精准备课、精心上课、精选作业,促进教学效能提升;在学生层面狠抓互动教学和体验教学:低段设计“画说汉字故事”“有趣的数学”“快乐悦读,书海拾贝”等特色作业,中段开设“小小观察员”“语文小报”“故事中的数学”“英文字母画”等体验作业,高段设计了“走进名人”“有氧活动吧”“绘图绘画”“英语3D单词卡”等实践作业,将德育目标渗透于特色作业中,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助力。“1”,即践行一套课后服务体系,推出“1+X"课后服务模式,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涵盖学业辅导、体育、艺术、科普及自主阅读、拓展训练等综合素养课程,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的乐园。

(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梁鲁凯)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