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金渠镇中心小学
在“双减”“五项管理”工作实施中,如何减时间、增效率、减负担、提质量,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落实的,而提高备课效率是教学环节中需要先行的。为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有效落实“双减”工作,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眉县金渠镇中心小学在如何提高备课中进行系列探索活动。
一、抓理论学习,增强基础知识储备
1.通过“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系列网络讲座、“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网络学习、《如何提高备课效率》《如何听评课》《如何用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好课的四个标准》等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更有效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用最前沿的理论指导教师教育实践。
2.利用每周的教师理论的主题学习、错时教研中的专题学习与讨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改变教师“不学也能上课”的观念,让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与学科特点相融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主题学习内容
二、错时教研同研讨,集体协作齐完成
1.骨干示范,磨课先行
骨干教师磨课
我校开展集体备课的第一步,就是教研成员之间与骨干教师磨课。在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后,教研组进行及时的评课、议课活动。上课教师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聊自己的课堂感受与教学反思,尤其是亮点与不足。听课教师聊自己的课堂所见、所感、所想,组员之间学习上课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艺术,学习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的驾驭以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观课、议课后,再集体进行备课,会让教师更深刻的理解教材,增加教师备课积极性。
2.集体研讨,商定
集体备课有利于最大化的发挥教师的个人智慧,取长补短弥补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在每次的集中备课活动中,年级组定发言人、定主题,人人机会均等,避免有教师有等靠的现象。发言人对本次集体备课内容有研究,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集体备课定期举行,全员参与,每周最少两次的集体备课,最大化的保证了备课组对教学进度的调控。对于年轻教师而言,通过集体备课,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确保自己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有效的提高的教学质量。
三、具体备课流程
1. 集体备课,反思先行
反思教学中习惯养成、教材处理、组织教学方面的遗留问题和收获
在每周集体备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年级组之间反思在上周教学中学生的习惯养成、教材处理、组织教学方面的遗留问题和收获。只有对已经发生过教学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才能有利于教师将自己课堂上的感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自己即将开展新的教学任务做好铺垫,将自己的教学智慧逐渐扩大化,将自己每节课的闪光点得以延续。
2.明内容、定目标
定习惯养成、教学重难点
单元备课,有利于促进教材分析、把握教学任务、发挥教师能动作用,有效进行教材重组、资源整合。让教学知识
不仅仅停留在一两节课之内,而是在单元目标之下,统一商定在新的一周之内的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师上一课备一课的局面,教学内容做到有规划、提前备,同统筹、定方法、有商量。
年级组要明确备课要求,从教材分析入手,共同协商在单元主题下如何进行课程教学。
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了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的处理与见解,以及面对课堂教学生学生的不同掌握和活动及时调控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教学机智。教师之间经过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启发,在集体备课中系列活动,达到了互学习、同探讨、齐提升的目的。
3.备学生,定习惯
备课中,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这些常规操作之外,备课组在“以知识为中心”之外,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备课中的重要一环。在备课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预设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每周一个小习惯、每课一个小细节,让学生的习惯养成不是空话。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知教材、懂学生、找方法,整合教材,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率的途径。而备课是我们每天要完成的必备项,也是我们做好“双减”工作的第一项。减负增效任重道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发挥教学经验丰富老教师的带头作用,也要发挥刻苦钻研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我校备课效率,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撰稿:杨荣 陈倪西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