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齐镇联合小学“1346”教学模式探微
眉县齐镇联合小学 赵瑞萍
在教育理念革新与教学模式探索的浪潮里,眉县齐镇联合小学深度契合眉县“四为课堂”新理念,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与执着追求,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实践,精心构建起 “1346”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紧密贴合现代教育理念,扎根于学校实际学情,致力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筑牢坚实基础 。
一、“1”个核心——聚焦1个核心 “核心素养”
将学生全面发展置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聚焦“核心素养”。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展开。始终把学生的需求和成长放在首位,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精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处细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二、“3”大遵循——遵循“四为四问四化”,把握教学关键
(一)依“四为”定方向
以想学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和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会学为目的: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等学习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以学情为基础: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依据学情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
以自主为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自主规划学习进程。在课堂上,安排自主学习时段,让学生能依据自身节奏阅读、思考、探索;在学习任务布置上,提供多样化的可选任务清单,学生可结合自身能力与兴趣自主挑选。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自行分配任务、协调分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中深化知识理解,培养自我管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借“四问”察学情
学生有兴趣吗: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和表情,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加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思考吗: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观察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有训练吗: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根据训练效果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
学生能迁移吗:设置新情境问题,观察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新场景中,判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强化知识迁移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三)凭“四化”促教学
目标具体化:将课程标准细化为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程度,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知识问题化: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互动化:在教学全程强化互动交流。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师生问答、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发表见解;课后利用线上交流平台,学生可就作业、学习困惑等与老师、同学展开互动,教师及时答疑并引导深入思考,让教学在互动中更具活力与成效。
评价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4”项策略——实施4项兴趣激发策略
(一)情境融入
创设生活、故事、问题等情境,把抽象知识与具体场景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购物、旅行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代入感。
(二)媒体融合
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将复杂知识直观呈现,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除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还可利用豆包等智能工具,为学生搭建与古人“对话”的桥梁 。学生可以通过向豆包提问,深入探究古诗词背后的创作故事、诗人心境等内容,让古人跨越时空“现身说法”,助力学生更透彻地领会诗词内涵。
(三)实践体验
开展实验、调查、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比如在科学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四)自主选择
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方式,提升参与感。如在写作课上,提供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6”步教学——践行“导学探评练思”六步教学法
(一)导——目标引领
教师通过精彩的导入环节,如播放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学——自主研习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初步理解学习内容,标注出疑惑之处,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探——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探究任务展开讨论和探究。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观点、分享思路,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评——多元评价
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从准确性、创新性、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过程中注重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练——巩固拓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分层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巩固知识,提高题提升能力,拓展题培养思维。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六)思——总结反思
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方法,反思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方向,为后续学习积累经验。
齐镇联合小学的“1346”教学模式,是全体师生共同探索的成果,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探寻与实践。它扎根于日常教学的每一处细节,从坚守核心到把握关键,从激发兴趣到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就了坚实道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提升,看到他们在知识海洋里愈发自信地遨游。
我们联小人将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完善与深化“1346”教学模式,让这一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扎根生长,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核心素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