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只要留心生活,写作素材就在身边

[2024-04-03 15:42:19] 来源: 编辑:沐沐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人们常说:写作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只要愿意表达,写作素材就会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启发着我们的认识,为我们点亮心中的明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可遗憾的是,只要一提到作文,有的同学就会抓耳挠腮愁眉不展,不是没啥写,就是写不长,要么文不达意,要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在考场作文中就会吃大亏,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西安临潼三维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    韩新剑

  人们常说:写作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只要愿意表达,写作素材就会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启发着我们的认识,为我们点亮心中的明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可遗憾的是,只要一提到作文,有的同学就会抓耳挠腮愁眉不展,不是没啥写,就是写不长,要么文不达意,要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在考场作文中就会吃大亏,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说到写作,著名作家巴金曾指出:“只有写,才会写。”只有自己勤于动笔,多写观察日记、生活随笔,正所谓“我手写我心”。也只有这样,才会养成勤于观察生活,善于捕捉写作灵感,养成写作习惯,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写作。

  其实生活中能够触动我们灵感的写作素材很多,比如家的温馨,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和帮助等,都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帮助。如贾平凹老师的散文《我的老师》中写到:“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篇就与众不同,寥寥数笔就给我们勾勒出一位三岁半的小孩,无好为人师之癖,却教化普众。“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这一细节描写与语言描写相结合,塑造了他珍惜生命,慈悲善良,有志气,纯净自然,敢作敢为,大义凛然,毫无伪饰,心无杂念,身上处处闪耀着令成年人汗颜的光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习作”和“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并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课程标准为我们的表达与交流指明了方向,鼓励同学们要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见闻,写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就是写作的关键之所在。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英国大文豪狄更斯,为了将市井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到街头去观察并记录行人的言行举止,整理成写作素材。他的作品简单易懂,幽默风趣,各种人物跃然于纸上,仿佛纸上人物正在面对面交流一样。只要我们走进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细心品味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很多。

  这就要求同学们坚持记录生活,多写观察日记,坚持记录生活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福楼拜先是要求他每天站在门口,观察马车经过的情况,坚持长期记录。后来又要求他写出特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体会,就会发现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