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是她的艺术展厅,粉笔与画笔共舞的教学现场,总能迸发创意的火花。在校园的艺术天地里,有一位如明灯般闪耀的美术教师。她以对艺术的热爱为火种,点燃学生们心中的创意火花;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画笔,绘就教育的绚丽篇章。多年来,他在美术教育的领域中默默耕耘,授技更授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为学生们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苏丹,2012年毕业于商洛学院美术系,现为山阳县第一小学美术教师,县级教学能手,从事美术教育13余载。课堂上,她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知识巧妙地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上课之余,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美术社团、参与绘画比赛等各类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实践平台。
“我想建一座没有围墙的美术馆,让山里的蒲公英也能拥有艺术的翅膀。”苏丹老师坚信,艺术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照亮人生的必修课,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巧的,更是以艺术之灯点亮学生的整个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艺术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表达方式,所以她的课堂也不是培养画匠的流水线,而是唤醒心灵的诗性工程。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与生俱来的创意去解决问题,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审美素养。
“每片树叶都有独特的叶脉,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教学过程中,苏丹老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勇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绘画的乐趣,赤橙黄绿青蓝紫绘就了学生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童年。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苏丹老师以“名画解构实验”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以“临名摹真实验”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她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
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初心,以画笔为媒,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在苏丹老师的艺术世界里,调色盘是星辰大海的微缩宇宙,画笔是连通现实与想象的魔法钥匙。无论是细腻的情感刻画,还是奔放的情绪表达,她都力求在作品中传递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她坚信,艺术创作不仅是个人表达,更是对学生的启迪。《静谧时光》《湖畔景色》等个人油画作品是她艺术造诣的体现,对学生的影响仿佛也让艺术教育的真谛便悄然显现:重要的不是画出完美的苹果,而是让每个苹果都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泽。通过深耕艺境,她能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带领他们在美的世界中不断探索与成长。
十三载春风化雨硕果盈枝,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第35届至39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参赛中获得省级、市级、县级多项荣誉获得很多奖项,她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4年秋季美术测评考试更是获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盲人复明镜》《超级保姆》等作品不仅是引以为傲的功勋章,更是鲜活的教学案例库,但她更珍视那些"看不见的奖杯"——自卑女孩在画展上挺直的脊梁,调皮男孩在美术课中磨出的专注力,学习困难学生在自己关心关怀下重燃的信心……“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她也并不止步于此,不求桃李满天下,惟愿为师不愧心。她将以此为基,拾级而上。
在美术教育的道路上,苏老师以艺为笔,在学生们的心中绘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以爱为墨,书写着美术教育的动人篇章。在她的引领下,学生们艺海求真、学海拾贝,不断探索、创新,逐梦前行。当教育的画笔遇见艺术的灵光,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在绽放美学之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为培养具有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她将继续在美术教育的领域中发光发热,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让艺术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供稿:李雪)